記者孫伊萱/綜合報導相信喜愛恐怖片的朋友對肉體恐怖大師大衛柯能堡(David Cronenberg)絕對不陌生,而《愛殺瑪莉》導演雙人組索斯卡姊妹將帶來顫慄恐怖片《屍控療法》,該片改編自柯能堡大師代表作《狂犬病》,故事講述一名想成為頂尖設計師的內向女孩,一場突如其來的可怕意外讓她面目全非,為了拯救自己的容貌,她決定接受一種未經許可、未經臨床測試的幹細胞實驗療法,但卻慢慢發現這項療法有一點小小的恐怖副作用,索斯卡姊妹將帶來全新的「肉體恐怖」(Body Horror)電影,讓世人再次挑戰恐懼極限。▼▲《屍控療法》將讓世人再次挑戰恐懼極限。(圖/暗光鳥電影院提供)肉體恐怖(Body horror)又稱為生物性恐怖、組織器官恐怖,是恐怖作品中的一種表現方式,主要來源於人類對自身形體的破壞或肉體衰退、生理上的變異所產生的恐懼。而《狂犬病》導演柯能堡則是此類型的巨匠,而《屍控療法》由導演雙人組索斯卡姊妹,聯手《深海鯊機》、《王者之聲:宣戰時刻》製片團隊共同打造。在訪談時,兩位導演表示:「20多歲的年輕人或許不太了解什麼是「肉體恐懼」,肉體恐懼對我而言就是描繪身體帶來的可怕,如科學基因改造、藥物改造等的恐怖片都算是。」▲導演索斯卡姊妹將帶來全新的「肉體恐怖」電影。(圖/暗光鳥電影院提供)她們是提到柯能堡導演對自己的啟發,導演珍索斯卡表示:「以柯能堡來舉例,他是不相信人有來生,也不相信超自然這種事,所以在他的電影裡你完全看不到這些痕跡。但他的電影還是會讓你覺得害怕,他最厲害的就是使觀眾身歷其境,主角在噴血,觀眾會覺得是自己在噴血的那種可怕。」兩位導演對電影大師柯能堡讚賞不已,並且表示能改編其中作品覺得很榮幸,《屍控療法》將於12月13日在台上映。▲《屍控療法》將於12月13日在台上映。(圖/暗光鳥電影院提供)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專訪/這樣穿才會瘦!日本超模八木亞里沙曝「超強穿搭法」差點惹怒當地神明!《與昨日同行》劇組來台大揭拍攝秘辛三寶媽身材依舊火辣辣!關穎曝減重秘訣:要「六親不認」「性感女神」飯島直子凍齡美貌曝!網驚呆:確定這51歲?
- Nov 16 Sat 2019 08:23
撐香港民主!滅火器、林夕合作譜新歌
- Nov 16 Sat 2019 08:23
MSCI擴容發威 A股大吸金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國民黨日前公布不分區立委名單後引發許多爭議,為此,國民黨也在今(15)日召開臨時中常會,緊急調整不分區名單。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會前受訪時,就苦勸國民黨主席吳敦義退出不分區名單,沒想到吳敦義只是從名單中往後延,郝龍斌晚間再度在臉書隔空向吳敦義喊話:「退出不分區,才能挽救國民黨」。▲郝龍斌在會前勸吳敦義退出。(圖/記者林恩如攝影)郝龍斌今日下午5時許在臉書貼文表示,13日國民黨不分區名單公布後,就引來大量民意反彈,吳敦義自己也因這場風波聲望受損,更別提國民黨被大眾當箭靶圍譙,「有人形容這是場民意海嘯,影響了政黨的形象」。「我願意做一次烏鴉!」郝龍斌指出,自己不只一次在公開場合肯定吳敦義的選舉實力,不過就目前局勢而言,吳敦義退出不分區名單才是根本的解決辦法,對於吳敦義在臨時中常會中將自己在不分區名單從第10名改到第14名,郝龍斌忍不住再次勸他退出,並隔空喊話:「只有這樣才能挽救國民黨!」▲郝龍斌在臉書向吳敦義喊話。(圖/翻攝自郝龍斌臉書)郝龍斌直言,目前身為黨主席的吳敦義,職責應是替國民黨爭取2020總統勝選以及國會過半,對此,他期盼吳敦義能「帶領所有同志爭取大選勝選」,同時也強調能理解吳敦義在整起事件中的委屈,不過他希望吳能「為了黨的勝選再委屈一次」。(賴禹妡報導)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尷尬了!議員問:滿意韓國瑜施政舉手 高市府官員竟沒人舉葉匡時也黑韓?稱韓國瑜「力有未逮」 教部辭典:指沒能力輸蔡英文2百萬票?李正皓曝關鍵 狂酸韓國瑜「四大皆空」不只起立鼓掌!韓國瑜放韓假 藍議員竟要官員「愛的鼓勵」
- Nov 16 Sat 2019 08:22
張柏芝轉習近平「止亂制暴」挺港警 中國網友:女神
記者楊忠翰/新北報導新北市新莊區1名7月男嬰,疑因喝完奶後趴睡,未料竟失去呼吸心跳,警消獲報後趕抵現場,隨即將男嬰送醫救治,經醫師搶救後仍宣告不治;男嬰父母獲悉後無法接受,憤而控告保母過失致死罪,新北地檢署訊後諭令丁女7萬元交保。▲丁姓保母趕緊叫救護車將男嬰送醫。(圖/翻攝畫面)檢警調查,昨天中午12時41分,丁姓保母餵完男嬰喝奶後,隨即將他放回嬰兒床休息,過沒多久丁女返回床邊,卻發現男嬰趴著睡覺,她立刻抱起嬰兒查看,卻發現他全身癱軟,嚇得趕緊打電話報案。▲男嬰家屬前往醫院陪同檢方進行相驗工作。(圖/記者游承霖攝影)警消趕抵現場後發現,男嬰已無生命跡象,送醫急救仍回天乏術;丁女為此十分自責,但男嬰長輩抵達醫院後,難掩哀痛神情,並透露家人均很疼愛男嬰,昨天小孩才剛滿7個月,無法接受他已離世事實,因此堅持對丁女提告;至於嬰兒確切死因,仍待檢方進一步相驗才能釐清。▲男嬰家屬前往醫院陪同檢方進行相驗工作。(圖/記者游承霖攝影)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新莊8月大男嬰疑喝完奶趴睡窒息亡 保母過失致死送辦2歲男童墜吊橋亡!園區經理涉「過失致死」、15萬元交保富少飆速藍寶堅尼2死3傷 妨害公眾往來致死重判2年4月阿羅哈岡山6死車禍/家屬求償千萬 法官判賠461萬元
- Nov 15 Fri 2019 23:47
12強/助台贏韓國 張奕沒有滿足感
今年在全球樂壇爆紅的新人怪奇比莉 (Billie Eilish),自個人首張專輯《當我們睡了 怪事發生了》發行後,在全球都創下銷售佳績,不僅寫下北美地區近10年來首張專輯的最高銷售紀錄,在台灣也創下三白金的驚人銷售!目前正馬不停蹄在歐美地區舉行巡演活動的怪奇比莉,在潮流界其實也是動作頻頻,顯然已成為時下年輕人的流行指標,甚至還有不少名人在萬聖節裝扮成她的模樣,要說她是現在西洋樂壇最具話題性的人物,真是一點也不為過。而在距離個人首張專輯發布僅僅半年時間,她就等不及地讓粉絲聽見全新作品〈everything i wanted〉,昨天 (11/13) 怪奇比莉先把個人社群頭像全面換新,由粉絲熟知的暗黑風格轉為抽象的設計,釋出全新不同於以往的視覺風格,就是為了替這首個人全新作品暖身造勢。〈everything i wanted〉這首全新單曲,是由哥哥Finneas和她一起創作,歌曲長達4分鐘,承襲怪奇比莉一貫的冷酷風格,歌詞反射出她在成名後感受到的混亂。她在受訪時表示,這首歌是他們寫給彼此的一首歌。(MV: )其實早在一周之前,怪奇比莉就已在個人社群平台透露即將發新歌的訊息,不僅將頭髮染成她最喜歡的漸層螢光綠,還和英國藝術家Jason Anderson合作,讓這次的單曲封面以抽象色塊的風格呈現 (下圖)。除此之外,怪奇比莉也在個人社群公布,接下來她至少還有一個尚未發表的作品,讓全球樂迷相當期待她還會帶來什麼驚喜。接下來在11/24,也就是美國樂壇盛事-全美音樂獎的頒發典禮,這次一共囊括6項入圍的怪奇比莉,在當天不僅會親自出席,更會帶來她首度在全美音樂獎的演出,所有喜歡她的樂迷千萬不要錯過這場精彩演出。 (照片提供/環球音樂)
- Nov 15 Fri 2019 23:47
美聯準會主席鮑爾:陸去槓桿致全球經濟放緩
【羅開新聞中心Minsey Weng綜合報導 圖╱Asian Tour】Thailand Open(泰國公開賽)又殺出另一匹地主黑馬了!現年二十四歲的Poom Pattaropong(普姆•帕塔羅彭),週五在曼谷市郊的Thai Country Club(泰國鄉村俱樂部)進帳八記博蒂,吞下兩記柏忌,繳交低於標準桿六桿的六十五桿,半場成績推升至低於標準桿八桿的一百三十四桿,和業餘同胞老弟Natthaphat Harnchokchaiskul(納塔帕•韓裘查斯卡)並列領先。四位選手以一桿之差並列第三,包括另一位地主希望Prom Meesawat(普隆•米沙瓦),另外還有印度雙雄S.S.P. Chawrasia(席夫•邱拉希爾)和Ajeetesh Sandhu(阿吉特許•山都),以及來自澳洲的Andrew Martin(安德魯•馬汀)。年初在亞巡賽資格考高中第五名的帕塔羅彭,開季至今參加了六場比賽,雖然有五場晉級,不過最佳成績為並列十五,目前獎金榜九十二名。沒關係,只要本週把握住自己的國家公開賽,帕塔羅彭就有機會一役挺進六十強的安全名單,甚至升格為冠軍種子權,接下來將可以優先安排更多的比賽。「今天打得非常順,攻果嶺那一桿打得很好,推桿也都有進洞,希望能夠持續這樣的氣勢。」世界排名暫居七百六十一的帕塔羅彭說道。開局技驚四座的業餘選手韓裘查斯卡,這一天的表現略為失色,不過仍守住紅字的七十桿,繼續留在領先榜行列,他說道:「在這裡和職業選手打球很緊張,今天比昨天更緊張,特別是球場隨著起風而變得更難打。」 「我告訴自己要放慢節奏,我也一直跟桿弟聊天,試著保持放鬆,別去想成績。明天要專注於自己的比賽,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我想我應該可以從本週的比賽學到不少東西。」 米沙瓦、山都和邱拉希爾均擊出六十七桿,馬汀則是六十八桿,四人同以低於標準桿七桿並列第三,而持外卡參賽的我國選手王偉軒收住六十九桿,一桿之差並列第七。印度選手Shiv Kapur(席夫•卡普)成為今天的風雲人物,狂飆六十三桿,不過開局七十四桿,只能把自送到低於標準桿五桿的並列第十,族群中還有另一位台灣選手王偉倫,攻下六十七桿,目前落後領先者三桿。這場總獎金三十萬美元的賽事,前兩回合結束取高於標準桿一桿為晉級線,林文堂分別為七十一和七十二桿,剛好低空掠過。
- Nov 15 Fri 2019 23:45
攬才、留才 中華電加薪上看5%
“當我們看到鏡中的自己時,會生出一個更高的自我意識或道德意識;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是一個正在節食、減重的人,或者覺得不應該吃垃圾食物,看著鏡中自己吃著垃圾食物就會有一種不道德感油然而生;這種感受就會讓你覺得這個東西好像沒有那麼好吃,會吃得比較少。這是因為你的自我意識正在監督、禁止那一個不道德的自己。所以看起來,對著鏡子吃飯其實是一件滿不錯的事喔。”【心理學S03E04】想減肥?靠魔鏡!防作弊?靠魔鏡!想止痛?靠魔鏡!從《伊索寓言》那隻貪吃的笨狗開始談起先來談一個《伊索寓言》的小故事。從前,一隻狗叼著一塊肉。有一天,牠經過橋時看到水面上有另一隻狗叼著一塊更大的肉;牠想:為什麼這邊也有一隻狗?而且為什麼牠的那塊肉更大?牠吼了聲想要把肉搶過來,但一張口,就把嘴裡的那一塊肉給掉下水了。所以,最後牠連一塊肉都沒得吃。這則小寓言通常都是勸人不要太貪心,嘴裡已經有肉了,就不要想去跟人家搶別人的肉。自己小時候甚至還會覺得,這隻狗怎麼這麼笨,居然不知道水面上的那隻狗就是自己?但現在就知道,並不是故事裡的狗比較笨,而是真實世界的狗是真的不知道水面反射中的那隻狗就是自己。如果有機會,可以到網路上找到很多關於「鏡子」跟貓、狗的有趣影片,這些動物們會對著鏡子裡的自己又叫又跳又哭又抓的;但不要覺得牠們怎麼這麼笨,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生物都可以理解鏡中的自己。有心理學者認為,能夠知道鏡子當中的是自己,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自我概念形成。在1970年代,有位心理學家發展出鏡子測試,先偷偷地在動物頭上塗一個記號,再把牠放在鏡子前,觀察牠看到鏡中自己後有什麼反應。如果動物發現了鏡子當中的自己有一個記號,且試著擦掉身上的記號,這樣表示牠算是知道鏡中那個是自己。早期有些心理學家或生物學家就認為可以透過這個測試,來看看動物的智能高不高,或者是有沒有自我概念的能力。心理學家同樣以這樣的概念去測試嬰兒的行為,實驗結果發現,大部分要到18個月以上(大概1歲半以上)才會發展出這樣的概念。除了1歲半以上的人類以外,還有哪些動物會知道鏡子當中的是自己呢?跟人類比較接近的靈長類,還有公認比較聰明的海豚都有這樣的能力。另外,可能大家會有點意外,但大象也會知道哦!研究者曾在大象的頭上畫一個叉叉並讓牠去照鏡子,就發現大象會用鼻子把那個叉叉塗掉。除此之外,大部份的生物其實都不太能從鏡子當中知道是自己。不過,這樣的行為測試是否可以代表自我概念或智能,其實是有爭議的。前幾年另外一個研究發現,有種魚類也有這樣的能力;研究者試著在魚身上塗上顏色,發現牠會潛到水族缸的石頭想把記號磨掉。但,這樣的結果是否就可以代表魚有自我概念跟自我認知呢?如果我們把鏡子測試當成是智能測試,那可以說貓、狗比魚、大象還要笨嗎?好像也不太對吧。所以說,鏡子測試拿來測試自我認知其實還有很多的討論空間。不過從背後的脈絡來看,看到鏡子就知道裡面的那一個是自己,以人類嬰兒的發展來看的話,看起來的確是一種自我認知能力的發展。所以,下次如果跟孩子談到《伊索寓言》這隻貪心的狗,千萬別再笑狗笨囉,因為其實每一隻貓跟狗都不知道水面上的那個就是他自己。魔鏡啊魔鏡,如果想要減肥你可以幫忙嗎?講到鏡子,當然不能錯過童話故事最有名的那面鏡子──《白雪公主》故事當中那一面魔鏡。《白雪公主》中的壞皇后一天到晚去問魔鏡:「魔鏡啊魔鏡,這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是誰呢?」在白雪公主還沒出生以前,魔鏡都回答:「皇后你就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啊。」等到白雪公主出生長大以後,魔鏡說:「你現在不是最美的人了,現在是白雪公主了,你變成是第2名。」以前總會覺得壞皇后其實很可憐。在白雪公主還沒出生以前,她可是全世界最美的女人,應該要非常有自信才對;但她一天到晚需要鏡子給她回饋,一點自信都沒有;換句話說,她雖然很美,但實際上內心卻充滿著自卑。「鏡子」在很多的電影中常常用來當作反省、認識自己的特殊標記。當迪士尼公主系列電影的主角看到水面上倒影或鏡中的自己時,就會開始去思考「我」是怎麼樣子的一個人?要成為怎樣的自己?然後,就開始唱起主題曲了。所以,鏡子並不是單純只是用來化妝或檢查服裝是否整齊而已。接下來,跟各位介紹幾個比較有意思的鏡子實驗。你平常吃午飯的時候,是自己一個人吃,還是會找朋友一起去吃呢?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常常自己用餐的人,請想像一個情境:當吃飯時對著一面鏡子(也就是吃飯的時候看見另一個自己也在吃飯),你覺得會吃得更多還是更少呢?有一個研究找了一群受試者,在房間內放了一面鏡子,並讓這些人單獨在房間裡吃東西。實驗結果發現,如果對著鏡子吃東西的話,他們會吃得比較多且覺得東西比較好吃。為什麼會有這麼有趣的結果呢?研究者的其中一個解釋就是:有人在一起吃飯時會比較開心,因為可以跟他人共享或一起做同一件事情,此時心情會比較好。由於照著鏡子吃飯就表示有一個跟你很像的人正在一起吃飯,這種情況下,心情就會明顯地變得比較愉悅,容易吃得比較多、覺得比較美味。這樣是不是表示只要在鏡子前面就一定會吃比較多?減重或節食的人是不是就不能對著鏡子吃飯呢?另一個研究很有意思,他們發現如果你是正在節食,又吃不健康食物的時候,對著鏡子吃會得到相反的效果──吃得比較少。研究發現,當對著鏡子吃健康的生菜沙拉或高熱量的垃圾食物時,會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吃高熱量食物時會覺得這個東西好像沒有那麼好吃、會吃比較少;反之,如果是吃健康食物的話,就沒有太大的影響。為什麼這跟前一個實驗結果相反呢?有一個解釋是說:當我們看到鏡中的自己時,會生出一個更高的自我意識或道德意識;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是正在節食、減重的人,或者覺得不應該吃垃圾食物,看著鏡中自己吃著垃圾食物就會有一種不道德感油然而生;這種感受就會讓你覺得這個東西好像沒有那麼好吃,會吃得比較少。這是因為你的自我意識正在監督、禁止那一個不道德的自己。所以看起來,對著鏡子吃飯其實是一件滿不錯的事喔。平常吃飯沒有伴的話,擺一個鏡子對著自己吃飯,可能就會覺得比較美味一點;如果正在節食的話,搞不好可以吃比較少,因為鏡中的自己好像在監督你。鏡子是你最好的監督者如果對著鏡子吃垃圾食物,會因為道德感而感到不好意思、吃比較少,那在其他情境下,是否能得到類似這種自我監控的效果呢?有其他的研究發現,如果對著鏡子的話,人會變得比較不會欺騙。一個很有趣的情境實驗在萬聖節進行。研究者在家門口擺了放著各式各樣糖果的糖果籃,旁邊寫著「可以自己拿糖果,但每一個人只能拿一個」。大家想想看,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孩子們會真的乖乖地只拿一個嗎?其實很多孩子都不會那麼乖,會覺得多拿一、兩個也沒關係。心理學家做了一個很有趣的操弄:在糖果籃旁邊放了一個鏡子;換句話說,這些孩子在拿糖果的時候,會從鏡子中看到他自己(就跟剛剛在鏡子前面吃飯有異曲同工之妙)。結果發現,如果放了鏡子,孩子大部分就只會拿一顆糖果。從這個萬聖節的小孩實驗看起來,看到鏡子裡面的自己,似乎真的就像剛剛講的自我意識會提高,道德感也會隨之提高。有沒有可能這樣的效果只出現在孩子身上呢?也有一些對於成年人的實驗,發現如果讓學生對著鏡子考試的話,他們也比較不會作弊,也就是比較不會做出欺騙的行為。或許是因為當想作弊時抬頭看到自己而提升道德感,就覺得作弊的樣子真醜陋而不敢做出這樣的行為。這樣看起來,鏡子其實真的滿不錯的。照鏡子除了可以知道自己的服裝儀容,也可以提高對自我的要求,吃飯也會比較好吃。所以好像也不能怪《白雪公主》的壞皇后喜歡照鏡子了,或許她也希望自己變得更好吧,只是可能過於自卑的關係,才會做出脫序的行為。鏡子的萬用功能談了一些鏡子對人的影響後,最後再跟各位分享鏡子的另一個功能──治療疼痛。有一種特殊的疼痛稱為「幻肢痛」,發生在一些因為意外或是疾病而必須截肢的病人身上。例如,他可能右手被截肢了,但被截肢後仍然會覺得右手有一種很奇怪、不順暢的感覺,進而感覺到疼痛。因為感受到痛的那隻手是不存在的,所以開給幻肢痛病人止痛劑好像也很奇怪;但要說它是假的,病人卻是真實感受到疼痛啊。怎麼辦?有個學者發明了很巧妙的方法,讓這些有幻肢痛的個案利用一個鏡子箱來進行治療。舉例來說,如果患者右手被截肢了,就請他把左手伸進箱子裡,這箱子旁邊有一面鏡子。當個案透過鏡子看到他的左手時,看起來就很像是右手一樣;只要動自己的手,眼睛就會以為鏡子內像右手的左手也能隨自己的意志動,這樣做一段時間後,幻肢痛的感覺居然就改善了。研究者認為,之所以會幻肢痛,主要是大腦當中原本用來掌控已經截肢掉的對應腦區一時間還無法習慣,本來可控制的肢體突然不見了,整個迴路還沒有重建起來。在有鏡子回饋的時候,看著本來沒有了的那隻手又再出現,大腦接收到視覺的回饋會感覺到手回來了。用「鏡子」是比較簡單的方法,現代也有一些高科技的方式來治療這些幻肢痛,像用VR虛擬來讓以截肢的部份再出現,也是類似的原理。所以,這就是用鏡子來治療幻肢疼痛的方式。這一集的節目從咬著肉的狗開始,聊到白雪公主當中的魔鏡,談論人們看到鏡中的自己會有什麼樣子的感受。鏡子,原來除了幫助我們整理服裝儀容之外,其實還會產生另外一個自我,或是監督自己的概念。在最後,我們也談到鏡子可以用來緩解那些幻肢疼痛的病人。從這些研究就可以知道,鏡子的功能可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有時候可以是一個很重要的夥伴,幫助我們瞭解或監督自己。想聽更多聲音節目?2019年10月鏡週刊推出全新語音網站《鏡好聽》,內有更多新頻道「記者手札」、「新聞幕後,記者說」、「知識好好玩」、「鏡文學」、「鏡文化為你朗讀」,讓我們的聲音,陪你度過各個你通勤、跑步、洗碗的零碎時間。最多獨家更新內容只在:voice.mirrorfiction.com。更多鏡週刊報導【心理學S03E03】穿上戰鬥服吧! 灰姑娘的禮服和玻璃鞋【心理學S03E02】鴨子才沒有這麼可愛 《醜小鴨》的「標籤效應」和「畢馬龍效應」【心理學S03E01】《國王的新衣》超展開心理學:地下電台為何生意總是這麼好
- Jun 21 Wed 2017 08:21
英國遊學-自助家遊學網
- Jun 21 Wed 2017 08:20
美國遊學-自助家遊學網
- Jun 21 Wed 2017 05:27
英國遊學-自助家遊學網